探访作家周立波故乡湖南清溪村:“农文旅”拉动新时代山乡巨变

2023-08-03 13:53:20 来源:百度新闻

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一部《山乡巨变》让这个村子出了名。新时代以来,清溪村以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吸引大批村民回流,参与家乡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7月25日,复旦大学-中南大学联合国情调研实践团的师生来到湖南益阳,走访山乡巨变第一村清溪村。

清溪村概况

清溪村地标建筑。


(相关资料图)

“这个离城二十里的丘陵乡,四围净是连绵不断的、黑洞洞的树山和竹山,中间是一大片大塅,一坦平阳,田里的泥土发黑,十分肥沃。一条沿岸长满刺蓬和杂树的小涧,弯弯曲曲地从塅里流过。”

——周立波《山乡巨变》

60年前,清溪村是周立波笔下充满乡土乡愁激荡改革风云的乐土,因农业合作化的实行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山乡巨变。60年后,田园荷塘、清溪画廊、立波故居、青石小路,清秀俊美的故乡依旧,但新山乡巨变已悄然发生。

清溪是坐落于湖南益阳市中心区西南郊的一个小村庄,是战士、作者以及学者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及著作《山乡巨变》的创作背景地,被誉为山乡巨变第一村。

近年来,清溪村将作家文化与红色文化、文学乡村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描绘出一幅“作家与作品、传统与现代、田园与生态”的美丽画卷。

开门闻花香,关门品书香

“回乡前我只是生活,回乡创办书屋后,我觉得自己就是活在一幅画中,人家说我们清溪村是仙境,那我就成了神仙。”清溪村立波书屋的运营人卜雪斌说,“我常用自己的一句话跟来我们清溪村的游客讲,清溪村现在的文学之美,就是让你们来了以后永不后悔。乡村振兴美了清溪村,文化振兴让清溪村所有的村民过上了向往的生活,现在每天的生活都特别有文化意境。”

书屋,是清溪村独一无二的文化创造产品,它以作家或出版社命名,融入不同文学元素,是用文学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景区内共有周立波书屋、刘慈欣书屋等21座书屋。自2022年7月开放运营以来,书屋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书籍总销售额达46.8万元,在推动清溪文化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清溪村红色基因书屋。

“现在很多来这里的游客,都是‘冲着’书屋来的。”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蔡真介绍,由于书屋均由农舍改造而成,因此也各具风格。例如作家书屋就是根据作家的出生地、创作风格、作品等来设计,有的还展示了作家的手稿,透过一笔一画,看见文字的生命力和作家的心路历程。部分书屋还与数字媒体新技术“联姻”,打造视听室、电子书架等,带给读者现代化的阅读体验,做到了一屋一景、一屋一风格。

卜雪斌从矿井返乡后成为了立波书屋的运营者,当被问及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这样回答:“当年周立波先生回到我们清溪村,给父亲辈、爷爷辈带来了第一代山乡巨变,现在这个形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山乡巨变。清溪文旅跟我们老百姓讲要举办文学征招,建设清溪书屋,我想我们几代人都享了周立波的福,这个书屋一定要自己申请办,我就回乡申请了立波书屋。”谈到书屋未来发展,卜雪斌说,要在扩大阅读空间的同时开办民宿,让游客成为自己家庭的一份子,共享浓郁的书香氛围,共同传承立波品德和文化。

一个小小乡村,有21家高规格不同风格的书屋,在全国都是“独一份”。如今,清溪书屋展示着清溪村的书香气质;也是一块块磁铁,吸引着爱读书的人纷至沓来。

智慧助三农,产业新面貌

微风吹拂着,成片的稻田掀起绿色的波浪。在水下,鱼虾自由生长,形成了 “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清溪村里的鱼虾也有科技加持,由刘少军院士团队培育的合方鲫,具有稳定遗传、生长快、肉质好等特点。在丰富老百姓餐桌的同时,湖南省优质水生生物繁育及加工研究院也做到了小龙虾产业苗种繁育的集约化和养殖过程的标准化,且已获得欧盟、美国等国际优质水产食材认证。

研究院的李斌博士将清溪村的农业布局概括为“春季养虾、夏季种稻、秋季养鱼、冬季种油”的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农业循环发展,也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清溪村劳动力的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生态养殖和基地务工等方式,收入有了较为显著的增长。

李斌博士讲解清溪村农业发展模式。

自今年五月以来,小龙虾拥挤上市导致其价格大幅下跌。针对这一问题,李斌博士这样回答:“一方面要做到规范养殖,合理布局,错峰上市。另一方面要做好产品定位,应从自繁自养的粗放生产模式升级为育养分离的科学养殖模式,从大养虾时代转向养精品虾时代。”

除了科技创新,智慧系统引入也推动了清溪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村智慧农业应用面积已达到3000余亩,涵盖稻鱼油综合种养、智慧渔业等方面。据益阳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磊介绍,数字化系统能够对土壤情况、气象数据、农田长势等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做到科学分析和精准施策。只需在系统上点击开关,就能实现对灌溉设备的远程控制,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效率大大提升。

王磊讲解清溪村智慧农业发展情况。

智慧、生态、永续是清溪农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清溪村青年邓旭东返乡创业开办了家庭生态农场,他说:“我们农场是生态循环的模式,比如鸡的粪便进行发酵后来喂养蚯蚓,蚯蚓作为高蛋白投喂给鸡吃,同时蚯蚓的粪便可以滋养山茶树。这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保障了餐桌安全,也降低了碳排放,是可持续的、生态友好的经营方式。”

“文”“农”相辉映,旅游新腾飞

清溪书屋作为清溪村的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时隔十几年再回到清溪村观光的张女士感受颇深,“原来这里都是泥巴地,现在基础设施完善很多,景区的范围也扩展了不少,这变化可以说是相当大。”

同时,清溪村的体验式农业项目也让游客们乐此不疲,沉浸其中。在体验园区里,游客们可以自己下池塘摘莲蓬、采荷花、收蔬菜等,既体验到了不同于城市的农耕生活,也充满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

邓旭东的家庭农场如今也开发了农场研学等旅游项目,参与人员不仅有学生、老师,还有家长,如织的游客极大地推动了清溪村的旅游业发展。游客不仅能够体验到健康、原生态的环境,可以实地学习生物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能够与周立波笔下的故事相结合,可谓是收获满满。

邓旭东分享家庭农场体验旅游项目。

据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蔡真介绍,2022年来清溪村旅游的游客数量已经突破100万人次,带动了居民直接或间接的就业以及收入增加,目前,清溪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5万元左右。

蔡真介绍清溪村概况及未来工作重点。

下一步,清溪村将继续推动文农持续健康发展,主打传承“有根的文化”,在提升居民素质和科技赋能方面下功夫,进一步促进清溪村生态、人文、产业等要素融合发展,加大美丽乡村“清溪模式”的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撰稿:孙素颖 唐饴欣

排版:吴雨璟

图片:程嘉玮 陈立韬 胡旭然 孙素颖 唐饴欣

(原题为《探乡村振兴清溪路|“农文旅”三驾马车拉动新时代山乡巨变》)

标签:

最新内容